Search


《在巴黎流淚 》

對你而言,眼淚的意義是什麼?
  • Share this:


《在巴黎流淚 》

對你而言,眼淚的意義是什麼?

我這樣問,但我並沒有答案;它既複雜又神祕,谷歌大神也無法三言兩語。尤其是長大成人之後的眼淚,是悲是喜,是追憶是惋惜,又或許只是剛好一個月一次的經期。

但,對於3歲的小女孩來說,眼淚非常簡單,多半表達著委屈或抗議,或是耍耍可憐的小心機(當過媽媽都懂的啊)。

為什麼突然講到眼淚呢?梨梨這幾天變得很愛哭,可能是因為學校生活裡的不適應,以及環境變化所累積的各種壓力,開始慢慢在發酵。她的眼淚因為生活體驗,多了不同的情緒和滋味。這幾天,她為了很小的事情而哭,而且幾乎是她原本不太在意的破事兒。

我知道,過了新鮮期,她已經正式邁入了最難熬的適應期了。

週末這兩天閒閒沒事,本想就在家好好休息磨蹭,經過了上週的生活變化,對於媽媽和梨梨小姐而言,內心都像是洗了一場三溫暖。但不知怎麼的,她顯得異常興奮,一早眼睛才睜開,便不斷追問今天要去哪裡、要做什麼。最後實在被她盧到頭疼,決定帶她去公園野放,順便外出覓食。

巴黎的夏天已經進入了尾聲,儘管陽光普照,但迎面而來的涼風,散落的一地楓紅,本能地想起了中秋節時的賞月烤肉。風兒呀,吹得思鄉之情越來越濃。

這時候當然要去中華餐館點碗餛飩麵來解一解鄉愁,只可惜那天餐館沒有營業,途中經過了一間韓國料理店,也就將就湊和一下。

餐廳很小一家,店內總共只擺得下5張桌子,就像是台北街頭轉角的麵店那般;沒有精緻的裝潢,樸實又親切,韓國老闆負責跑堂,韓國太太負責廚房。沒有窗的屋子裡,空氣瀰漫著難以抽離的油煙。

店內有一桌都是韓國客人,講著韓文,他們點了招牌的韓國炸雞和韓國清酒。有兩桌法國人,講著法文,點的都是套餐(前菜主菜和甜點)外加白酒。又有一桌客人講著拉丁文,他們點了煎餃和泡菜。再加上我們這一桌講中文,點了韓式烤肉和泡菜豆腐鍋。不到三坪大的餐館裡,各種不同文化風情,也顯示不同國家對於韓國料理的認知差異。

這是巴黎生活的寫照之一,文化大熔爐。

當我們離開餐廳時,梨梨小姐順手從桌上拿了一根牙籤,就這樣邊走邊往嘴裡轉呀轉。來往的路人從她身邊經過,我深怕一個擦撞會刺到喉嚨,於是跟她解釋這樣很危險,請她把牙籤先給我保管,回家再給她。

她乖乖交出了牙籤,沒多說什麼,但不一會兒,她突然開始大哭。我一邊安撫著她,一邊牽著她的手穿越斑馬線,她仍然在哭泣。

這個時候,一位朝著我們迎面而來,同樣正在穿越馬路的中年法國男子,身材瘦高,穿著運動T恤和短褲,頭髮非常凌亂,半彎著腰,突然大聲地對著梨梨小姐說話:

『小女孩,你不要哭!流淚只是在浪費你的生命,你明白嗎?眼淚只是一種浪費而已,你懂嗎?』

短短幾秒鐘的擦身而過,這位陌生人竟然對著3歲孩子說了這樣一番哲理。他完全沒有駐足,也沒有回頭,就像是郵差經過家門前,流暢地扔了一份不具名的信差。

梨梨小姐的眼淚,成功地被這個突如其來的情況給止住,無奈糾結通通拋在腦後。她問我,媽媽他在說什麼?

『他說不要哭喔,在路上走路時不要用牙籤,會受傷喔。』

原諒我的白色謊言,因為這位陌生人的哲理,連我活到這把年紀都不知道該怎麼解釋才好,更別說對於3歲的孩子。然而在巴黎,經常會像這樣沒頭沒腦地,聽到一些人生哲理。比如搭地鐵的時候,會有人突然上車之後就不斷在車廂裡來回走動,大聲發表言論,關於他所認為的人生;在公園裡,會聽到媽媽跟小孩解釋關於愛和思考對於生命的意義。

法國人最有自信的,是他們的自由,尤其是言論自由。但他們不是隔著螢幕鍵盤來發言,而是看到什麼就講什麼,大聲講,毫無忌憚地講。只要你願意聊上幾句法文,什麼話題都能跟你滔滔不絕(最強大的就是無止盡地抱怨)。

對於巴黎人而言,走在巴黎街頭,驚喜的不是那些令人讚嘆的建築古蹟美學,而是一個擦身或一個轉頭,一句句被投來的人生哲理,難忘又難懂。

( 等等10PM,會做線上直播喔~敬請端碗來敲敲 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藝人艾莉絲官方FB專屬頁面。 instagram帳號 iris_1221_lily 工作邀約請連繫 email : [email protected]
View all posts